民建聯蔣麗芸議員較早前因一罩難求,會議上公開教巿民蒸口罩。蔣麗芸自費找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以美國ASTM標準測試進行檢測一批PFE超過95%口罩,用攝氏100度高溫下蒸10分鐘,結果顯示口罩蒸過後,平均過濾功能僅下跌 0.11 %。蔣麗芸強調「蒸氣高溫口罩,唔會破壞口罩結構,過濾能力同無蒸過嘅口罩幾乎無分別。」
衞生署今午疫情簡佈會中,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亦被問到蒸口罩是否真的可以重用口罩,張指自己不是專家,不知蒸口罩是否可以消毒,要等專家去檢視。
化學博士鄺士山(K Kwong) 亦正式發佈香港製造的可重用式 HK Mask 口罩,K Kwong 表示由構思至完成口罩製作只花了 7 天時間,口罩主要包括布套及濾芯兩部分,而布套樣板可供下載口罩紙樣,市民可以自己用布來製造。至於濾芯方面,首批會捐出,之後會開賣,預計 3 月就會月產 200 萬 Microfiber 或 Nanofiber 濾芯。而整個設計沒有任何專利版權,全球都可以自行生產,原意是希望有更多有心人之後可以 modify 產品,令市民有更多的產品使用可能性。
口罩布套可以重用,只要用高溫消毒,如用熨斗即可,另亦可用梘水清洗,或跟一般衣物放在洗衣機清洗便可,毋須擔心「二次污染」問題。但 K Kwong 強調,濾芯部分是絕對不可以重用。鄺士山又補充,若在缺材情況下,甚至可以用廚房紙作為濾芯。首階段會先生產 Microfiber,但透氣率會比 Nanofiber 為低,因此佩戴後者時呼吸會較好。問到 K Kwong 如想口罩擁有最佳過濾效能,應優先使用那種 filter 時,他就以 Nanofiber、Microfiber、袋裝紙巾及廚房紙作為順序,那麼大家就可因應使用及出席場合需要,選用合適濾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