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戊型肝炎】2018年起本港全球首例至今累計第十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日 (30/4) 調查一宗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Hepatitis E)個案,並呼籲市民保持良好個人、食物和環境衞生,以預防感染戊型肝炎。

一名61歲居於南區男子,其住所沒有發現鼠隻或其排泄物,他因長期病患於上月七日入住瑪麗醫院接受治療,五天後出現肝功能異常,直至前天 (29/4) 情況好轉轉往東華醫院接受康復治療,豈料病人的血液樣本經檢測後證實對大鼠戊型肝炎呈陽性反應,由2018年9月起本港發現全球首宗病例,此宗為今年第二宗感染個案,而本港至今累積感染個案增至十宗。

世衞估計全球每年有二千萬宗戊型肝炎個案,以食物傳播為主。戊型肝炎也可細分,過往在哺乳類動物身上發現為A-D四個物種,人類一般感染是戊型肝炎A,鼠類感染是戊型肝炎C,以往未曾有人類感染戊型肝炎C的個案。

主要傳播途徑 : 排泄物途徑傳播、受感染食物、未經完全煮熟食物、食水被排泄物污染。

預防:保持良好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如進食前須徹底洗手,食物應妥善儲存或放入冰箱,不要讓其長時間置於室溫環境下,並應以1比99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消毒家居,因為家用洗滌劑可能無法殺死戊型肝炎病毒。

症狀:發燒、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皮疹、黃疸、關節痛、尿液呈茶色、糞便呈淺色、肝臟發大、出現壓痛。

高危人士:嚴重長期病患的長者(尤其曾接受器官移植的人士)、懷孕婦女、慢性肝病患者和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缺乏症(又稱G6PD缺乏症)患者等,感染戊型肝炎可能會出現嚴重病情,因此更應加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