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豬鏈球菌感染的死亡個案,一名69歲有長期病患的女子,星期三出現發燒,到仁濟醫院急症室求醫,同日離世,死者的血液樣本證實含有豬鏈球菌,初步調查顯示,死者在潛伏期內曾經處理生豬肉,她沒有外遊紀錄,家居接觸者至今沒有出現病徵。
傳播途徑
豬鏈球菌感染是豬隻的常見傳染病。這種細菌可存在於豬隻的上呼吸道,並透過豬隻間鼻子與鼻子的接觸或近距離的飛沫傳播。除豬隻(包括野豬)外,豬鏈球菌偶爾也會在其他動物如馬、狗、貓和鳥類中發現。
人類感染豬鏈球菌個案主要發生於成年人。它是通過直接接觸而傳播。細菌通常是當處理受感染豬隻或其他動物、生的豬肉或其他豬產品時,經破損的皮膚傷口進入人體。但亦有可能經進食或通過黏膜而傳播的。
豬鏈球菌最常引致腦膜炎,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和嘔吐,亦可引致皮下出血。少數情況下會出現敗血病、心內膜炎、關節炎、支氣管肺炎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常見的併發症是失聰,而且大多是永久性的,潛伏期由數小時至兩星期。
預防方法
- 處理豬隻或生豬肉後要徹底洗手。
- 如果手上有傷口,就必須用防水的膠手套或膠布保護傷口,才能處理生的豬肉。
- 豬肉要徹底煮熟方可進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