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篩查計劃】大便隱血篩查流程

近年大腸癌患者有年輕化跡象,初期徵狀並不明顯,80%發現時往往巳是中晚期,大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長居於癌症排行榜的第二位,近年數據顯示本港大腸癌個案有上升趨勢,衛生署「大腸癌篩查計劃」亦巳將計劃恆常化,現巳進入第三階段,年齡組別介乎50至75歲(即1944-1970年出人人士),可透過大便隱血測試進行篩查,若化驗檢測結果呈陽性,便符合資格進行大腸鏡檢查。這項篩查是為沒有徵狀的人士進行檢測,從而找出患病或有較高風險患病的人士,以便及早醫治和提高治療成效,這項篩查對部份人士是有所限制的。

篩查流程 :

1.)參加者必須先登記 電子醫健通 (按此連結)

2.) 約見「基層醫療醫生」(按此連結)

  • 診症費由零 $0 – $400 不等

3.)「基層醫療醫生」評估是否適合接受篩查,如有以下情況需告知醫生 : 曾患大腸癌。

  • 有患上大腸長期發炎的病歷,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 證實患有遺傳性的腸病,或有直系親屬患有此病。
  • 有兩位或以上的直系親屬患有大腸癌。
  • 有大腸瘜肉的病歷。
  • 有大腸癌症狀,例如:大便帶血或大量黏液;大便習慣在不明原因下有所改變,並持續超過兩星期;腹部不適等。
  • 經醫生確認不適宜進行大腸鏡檢查。
  • 過去十年內曾接受大腸鏡檢查。
  • 過去五年內曾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
  • 過去兩年內曾接受大便隱血測試 (不論結果如何)。

4.)合資格者可獲發「參加者資料包」,需於四天內在家完成採大便樣本,完成兩次採便後自行把樣本送回指定「樣本收集點」

  • 參加者手冊
  • 大便採樣本指引
  • 化驗密實袋
  • 兩支採便管
  • 兩個小膠袋

5.)若大便隱血測試結果

  • 《呈陰性》表示大便樣本中沒有驗出血液 – 可每隔兩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測試。
  • 《呈陽性》表示大便樣本中驗出血液 – 「基層醫療醫生」轉介至「大腸鏡醫生」

6.)約見「大腸鏡醫生」作「大腸鏡檢查」

-費用 $0

*衛生署提醒巿民,所有篩查測試都不是百分之百準確,因此應繼續留意有否出現大腸癌的症狀,如有疑問,應從速求診。